畜牧业一头连着居民的“菜篮子”,一头连着群众的“钱袋子”,对县域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至关重要。“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这句谚语折射出人们对畜牧业风险的担忧。长期以来,畜牧业面临着养殖污染、疫病防控、市场波动等多重风险,如何有效防控和化解这些风险,是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沂南县作为传统畜牧大县,为有效降低行业发展风险,积极探索“三降三提”模式,进一步堵塞各类风险漏洞,全面提升畜牧业发展质效。
降低污染风险,提高处理利用水平。近年来,沂南县统筹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全力构筑资源化利用全域覆盖新格局,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
一是建立处理体系。坚持就地处理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推行“6+8+N”粪污处理模式,即推广6种粪污处理模式,布局8个粪污处理中心,支持大型养殖主体建设粪污处理车间。目前,已建成运行6个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和28个粪污处理车间,年可处理畜禽粪污80万吨,构建起“大场有车间、集中全覆盖”的粪污处理利用新格局。
二是建立收运体系。对全县养殖场户的粪污暂存设施改造提升,保证畜禽粪污即产即收;创新推行畜禽粪污收运第三方服务模式,全县成立四个收运团队,配套粪污运输车辆16台,出台《畜禽粪污运输车辆管理办法》,加强对粪污运输车辆的备案管理,确保第三方服务规范有序,收运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三是建立还田体系。川发中恒能处理中心建成水肥一体化处理车间,对沼液原液进行预处理,稳定COD和氨氮含量,铺设4公里沼液地下运输管道,辐射周边900亩大田作物及蔬菜大棚,实现了沼液水肥一体化就近就地还田;对距离较远的农场、大田地,实行异地水肥一体化还田;依托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开展粪肥还田,沼液、粪肥还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全县现有规模养殖场1246家,其中市级以上标准化养殖场126家,“山东省智能牧场”2家、“山东省智慧畜牧应用基地”4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农牧业走上了一条绿色循环发展之路。
降低疫病风险,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坚持从养殖端入手,守牢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规范工作流程。综合产业规模、人员配置等因素和动物卫生工作特点,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涵盖养殖、防疫、检疫、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的十项工作流程。强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充分发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作用,构建起多部门高效协作机制,有效增强了重大动物疫病早期监测、发现、报告和处置能力。
二是织密防疫网格。构建“1+1+N”防疫网格,每个网格由1名职工、1名动物防疫员与养殖、屠宰、饲料兽药等涉牧企业共同承担免疫、检疫、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疫情报告等职责。制定印发《沂南县村级动物防疫员考核管理办法》,实现网格全覆盖、管理无盲区、责任可追究。全面推行规模养殖场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强化政策宣传、放开强免疫苗经营渠道、提供无偿抗体检测服务等措施,筑牢养殖场户动物防疫主体责任。2023年实施“先打后补”181批次,免疫畜禽1396万只(头)。
三是打造闭环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搭建“云智一体”管理系统,设置11条收集运输专线,配备12台专业运输作业车辆,对整个收集处理过程进行全程影像记录;高标准提档升级收集点,确保符合生物安全防控规范,降低疫病扩散风险,与产地检疫形成闭环,做到病死畜禽应收尽收、消杀彻底,实现收集点无毒、无害、无污染;建立“养殖业主+保险公司+处理中心”三方保处联动运行机制,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作为保险理赔的前提条件,提高了养殖场户无害化处理的自觉性。
降低市场风险,提振畜牧产业质效。创新推广三项措施,主动应对市场风险,增强涉牧企业发展信心。
一是推广政策性保险,降低市场风险。扎实开展奶牛、生猪政策性保险及生猪“价格+期货”保险,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分担养殖风险。2022年,全县投保生猪22.3万头、奶牛1万头,各级财政补贴保费1114万元,保险公司理赔生猪3.95万头,减少养殖场户损失1147.31万元。
二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降低市场风险。成立全县禽业健康发展商会,定期开展基础产品价格磋商、行业技术信息交流,制定行业产品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采用政企合作模式,共建禽类产业链大数据服务平台和全产业链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全县现有饲料企业54家,年产量175万吨,产值72亿元;创建国家级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场3家,67家屠宰企业年可屠宰肉鸭7亿只、肉鸡4亿只、生猪400万头。2022年全县加工畜禽产品180余万吨,小白条肉鸭产量居全国首位,肉鸡产品直供肯德基、华莱士等终端餐饮企业,生猪产品远销粤港澳地区。
三是拉长产业链条,降低市场风险。鼓励企业与合作社、养殖户签订合同,实行保价回收,提供种苗、饲料、兽药、技术指导、回收屠宰“一条龙”服务,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沾、信息共享的产品供应和利益分配稳定关系,降低企业运营和农户养殖风险。2022年,全县年出栏肉鸭2亿只、肉鸡8000万只,均为订单养殖。肉鸭养殖100%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或农场+农户”模式,养殖户每只收益1-2元;99%肉鸡养殖户与屠宰企业签订最低保护价或风险共担回收合同,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保障了养殖效益。
通过降低污染风险,提高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为乡村振兴增添了生态底色;通过降低疫病风险,提升了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乡村振兴增强了产业支撑;通过降低市场风险,提振了养殖企业和养殖场户信心,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发展活力。通过“三降三提”模式的探索、实践和推广,沂南县畜牧业发展质效明显提升,2020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经验被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通报表扬,2022年沂南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被省畜牧局授予“山东省畜牧兽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全省动物卫生工作现场会在沂南县召开,其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牛超群 林清香 陈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