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公共频道《民生直通车》报道,田大妈做保洁工作,每个周日是她休息的日子。10月13号恰逢星期六,田大妈趁中午工作休息的时间,抽空来到七里堡商贸中心,想买点儿新鲜牛肉,第二天给儿女们做一顿美味大餐。田大妈走到一家专门批发牛羊肉的摊位前。摊主说要价22元一斤,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20元钱谈拢。看着价格实惠,田大妈要了一块儿,称重4斤7两3,95块钱。买完牛肉后,田大妈回家,把所有的肉切成块状儿,泡好,就上班去了。下午4点下班回家,又把牛肉炖上。炖的过程中,发现肉有些不一样。田大妈说,只炖了半个小时,肉就烂了,一尝,原来是猪肉。
田大妈说,之所以认定买来的牛肉是用猪肉冒充的,是根据她多年的厨房经验。一般来说,牛肉吃起来肉老,猪肉吃起来肉嫩。而眼前炖出来的牛肉不但闻起来,没有牛肉味儿,吃起来也是满口的猪肉味儿。确定买的牛肉就是猪肉后,田大妈这气不打一处来。第二天早上,田大妈就找卖肉的女摊主理论。市场里卖的猪肉10块钱一斤,是牛肉价钱的一半儿,也许是觉得理亏,女摊主没有反驳,立马妥协了,把多收的一半儿钱给了田大妈。
田大妈所说的鉴别牛肉、猪肉的方法,相信有生活经验的人,都会认可。确实,牛肉还是猪肉,不用靠看,吃也能吃出来。也许正因为如此,卖肉的摊主才觉得理亏,把多收的钱退给了田大妈。七里堡这家摊位到底有什么猫腻?请看记者的深入调查。
卖肉遮遮掩掩 退肉二话不说
凌晨4点钟,七里堡商贸中心牛羊肉销售区已经十分繁忙,记者看到,不少摊位已经开始营业。案板上摆放的肉块头儿大大的,颜色鲜红,看起来真是牛肉。记者注意到,多辆拉满白条猪的货车已经停在旁边的卸货区,工人们把猪肉卸下来,开始往各个摊位上送。田大妈的肉是从178号摊位购买的,猪肉会不会送到这个摊位呢?记者在摊位前仔细观察,直到清晨5点钟,178号摊位才开门营业。记者注意到,猪肉并没有送给它,摊主销售的肉是之前已经备好的。这些备好的肉会不会有什么猫腻呢?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摊位前看了看案子上的牛肉,发现其中的一块儿肉,纤维较细,带着厚厚的脂肪,很像是猪肉。和一般做生意的不同,当记者说要买那块肉时,这位摊主却迟疑了一会儿,不想卖它,并向记者强调她的理由。摊主理由是,那块肉煮肉不嫩。摊主推销另外一块儿肉,既然都是牛肉,为什么不能想买哪块儿买哪块儿呢?记者感到奇怪,坚持要买那块儿可疑肉,没想到,摊主更固执。在摊主的一再坚持下,记者只好买了另外一块儿肉。就在记者准备离开的时候,摊主还在强调她的理由。
记者仔细观察买回来的这块儿肉,发现有些不对劲。乍一看鲜红如牛肉的肉,其实,有些地方却泛起了白,纤维也很细。记者把它和从超市买来的牛肉做对比,发现超市的牛肉通身通红,纤维很粗。记者将肉一切两半儿,拿着其中一半儿,找到摊主。和对待田大妈的处理方式一样,摊主二话不说,就把肉给退了。
肉煮了,找摊主,摊主把猪牛肉的差价退给她。记者买了块儿肉,切了一半儿,也拿回去找摊主,摊主把肉钱退回来了。是猪是牛,大家心里都清楚。但是,即便你、我、摊主心里都清楚,想要说清楚这肉究竟是猪肉还是牛肉,却不是一件简单事。找权威部门鉴定?但想要鉴定出结果,难上加难。
猪牛肉鉴定 难倒多部门
从七里堡商贸中心买的肉,来到山东省疾控中心样品受理办公室,当问起能不能检测它的身份时,工作人员竟然一脸茫然。山东省疾控中心卫生检测检验管理部工作人员说,肉是什么品种鉴定不了,这个属于兽医,要组织部门鉴定,不能靠理化检测。没有方法,自然无法鉴别。记者只好又来到济南市质监局。没想到,这里拿这块儿肉也没辙。按照工作人员的说法,记者又来到山东省畜牧兽医局试试。记者了解到,山东省兽药质量检验所承担着肉、蛋、奶及其加工制品检验任务。不仅这里,记者又联系到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同样,大学里的专业人员也是束手无策。难道真就检测不了吗?记者了解到,多部门无法检测猪牛肉的新闻,媒体曾经报道过多次,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拿它没办法。广州日报就在今年9月27号报道过,通过样本DNA进行“荧光PCR”技术检测,可以鉴别肉的属性。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也曾发表一篇类似的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余兴龙说,很多地方都可以鉴定,方法很简单,就是利用DNA序列来鉴别,连小孩是哪个家长生的都能鉴别出来,牛和猪两种动物很容易鉴别出来政府部门不去做可能是没有这个需求。
测猪肉还是牛肉的方法,并不是科技难题。用肉眼很容易区分,却没有部门可以出示权威检测结果。这或许也就是,为什么“七里堡 商贸中心”的摊位能够“猪肉当牛肉卖”的原因。有漏洞才会有人钻空子,唯一的办法就是完善法律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