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综合信息>>正文
猪肉价格行情稳坐低谷 惨淡猪价愁坏养猪户
2012年10月30日   来源: 审核人: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份CPI数据中,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9%,比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的持续下跌,成为全国物价保持稳中有降的最大稳定器。记者采访养猪户发现,较高的养猪成本与持续低迷的生猪价格让他们抱怨,“现在养猪不赚钱”。

猪肉价格稳坐低谷

10月19日,记者在济南市千佛山农贸市场看到,猪肉摊前购买猪肉的市民络绎不绝。一位正在买猪肉馅的市民乐呵呵地说:“去年猪肉价格贵得很,自家买肉还要算计。现在肉价低了,舍得吃了。”

记者询问卖肉的商贩得知,当天最普通的五花肉为每斤13元,最好的肋排价格为每斤18.5元。这位商贩介绍说,受“十一”市场需求的拉动,猪肉价格曾在十月初大涨,然而好景没有持续多久,在“十一”长假末猪肉价格就已经开始回落,但进入十月中下旬之后,猪肉价格又出现了回涨,“今年的肉价一直往下跌,现在的价格算是今年较高的了,但与去年20多元一斤的行情还是没法比。”

据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对全省25个集贸市场价格定点监测,4月30日到5月6日,猪肉价格为23.68元/公斤;7月2日到7月8日,价格为23.14元/公斤。可见,今年猪肉价格虽然波动不大,但一直在低价位徘徊。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8日至10月14日,猪肉价格为23.36元/公斤,环比下降0.13%,同比下降21.72%。

惨淡行情愁坏养猪户

从农贸市场出来,记者又来到了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镇的一处养猪场。见到养猪场主人许爱群时,她正在猪圈里满头大汗地喂猪。许大姐的养猪场一年能出栏500多头,近期低迷的猪价让她犯了愁。

“我养了近20年的猪了,价格一直是起起伏伏。”谈到现在的生猪价格时,她禁不住连连摇头:“去年这个时候生猪价格10元钱一斤,现在已经跌到7元一斤了,现在出栏能保本就不错了。要是再跌下去,今年就赔大了。”

记者见许大姐忙得吃力,便上去帮忙倒猪饲料。因为没有经验,记者倒了满满一食槽,白胖胖的小猪仔立即过来抢食。这可急坏了一旁的许大姐,她赶紧把猪哄走,一边往另一个食槽内匀饲料一边对记者说:“可不能喂这么多,现在要让它们吃得欠点,饲料贵得很。”为了让猪少生病,现在喂的都是“营养套餐”似的符合饲料,由于豆粕、玉米等原料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也不断上涨。许大姐说,一般情况下喂2斤4两左右的饲料,猪能长一斤肉,今年一吨饲料涨了500元,每头出栏的猪最少要长到200斤重,光饲料成本一头猪就要1100多元,“再加上水电费、卫生费,现在养猪哪还能赚到钱啊。”

记者问许大姐:“这么多头猪,怎么不请工人?”她回答:“就今年这行情,哪还请的起。”猪场原来雇了一个工人,去年的工资是每月1100元,但今年工人要求涨到每月1800元,还得包食宿。“没法子,只能让俺爹和俺丈夫都上,现在全家就靠养猪场挣钱。”说话间,许大姐的父亲也进了猪圈,在和记者聊天时说:“去年赚了点钱,我还自己坐着高铁去北京玩了一圈。今年他们又让我去上海,我没去,这钱还得省下了给俺孙读书用嘞。”

出了猪圈,记者看到一旁已经建好了一个新猪舍。这是一个现代化的猪舍,钢结构,有空调,还铺设了地暖。许大姐介绍说:“建这个猪舍花了20多万元,准备扩大规模。虽然行情不好,但也豁上本了,希望来年有个好价市。”

要管“高位”更要管“低位”

收拾完猪舍,许大姐又来到办公室的电脑旁查看猪肉价格信息。记者也在一边观看,其中一个“猪粮比价”引起了记者的兴趣。许大姐解释说,国家将“猪粮比价”,即生猪出场价格与玉米批发价格的比值作为基本指标。按照规定,猪粮比价低于6∶1,养猪户就面临赔钱。记者看到当周全国猪粮比价为5.86:1,同比下降24.69%,全国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水平从上周的10元升至12元,而去年同期盈利水平为607元/头。

看到这些数据,许大姐说明年肯定有很多人又不愿意养猪了,其实这几年国家为了保护养猪户的利益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如能繁母猪补贴、免费注射防疫疫苗等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这时,许大爷送进来一份刊登畜牧信息的报纸,许大姐看了看高兴地说:“看,饲料价格有所下降,看来年底前能多赚点钱了。”她接着说,“俺还是愿意养猪的,但如果国家能够再多补贴点钱,比如能按出栏数补贴,养猪户的积极性会更高。”

记者随后采访了槐荫区农业经济发展局的一位负责人,她介绍说:“目前国家在生猪价格低迷期的扶持政策不多,实际上每一次价格高峰期之前,都是生猪产业的一个低迷期,平抑猪肉价格周期性波动,要管‘高位’更要管‘低位’。”

有畜牧专家认为,持续走低的猪肉价格会影响养殖户的积极性,养殖户规避风险能力也会下降,期盼国家能多出台些利于养殖户健康发展的好政策。另外,由于养猪业投入大而且集中,获利少,靠自身滚动发展非常困难。要扩大生产规模,离不开财政和银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银行在这方面的贷款,应该考虑放宽条件,简化手续。

关闭窗口
  如果您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品的作者尽快与我们联系。电话:0539-2966000,如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