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大众肉类消费多青睐于牛羊肉,牛羊养殖量随之增加,牲畜调运越加频繁,人畜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感染率呈现增长趋势,给当地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带来隐患。针对当前形势,按照省市部署,费县立足实际,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底线思维,强化联防联控机制,着力弥补薄弱环节,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扎实开展布病防控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联防联控责任。为全面做好布病防控工作,7月7日,县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召开2023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联席会议,调整指挥部成员,印发《关于建立重大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常态化协同及联防联控等机制的通知》,通报全县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情况,分析当前疫情形势,针对存在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防控工作。要求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切实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常态化协同机制,确保沟通高效,责任落实迅速。交通运输、公安、畜牧、公路等部门要统筹用好检查站点资源,织密检查网络,加强畜禽调运监管,严查严打违法违规行为;卫健、畜牧部门要强化对高危人员的筛查和监测,及时收集分析疫情信息,开展病原学监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扎实做好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
守好“一排底线”,做好风险隐患排查。为贯彻落实“一排底线”要求,防范化解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立足职责,认真贯彻“人病兽防、关口前移”的方针,成立专人专班,建立台账,着重开展牲畜人畜共患病监测排查。按照“覆盖面、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原则,以乡镇为单位逐村逐场推进,发现可疑牲畜及时上报,经专业人员现场诊断、采样检测,判为人畜共患病的立即启动应急预警措施,及时主动上报信息。截至7月10日,共排查牛0.78万头、羊18.15万只,发现布病阳性风险点3例,有效处置3例。通过“一排底线”风险排查,努力做到抓早抓小,预防在先,把风险影响降到最小。
落实高危筛查,做好重点人群管理。根据《山东省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方案(2021年版)》,按照“疾控查人、疫控查畜、以人定畜、溯本求源”的原则,一是6月28日,县畜牧中心联合县卫健委,对养殖场户、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层兽医等581名高危职业人员开展健康体检和布病筛查,初步掌握布病发生情况,按照“依人找畜、以畜找人”防控机制,对可疑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从事养殖的家庭开展环境消杀和采样监测,共采集牛血样160份、羊血样240份,经实验室检测,布病阳性感染率均为0。二是对高危职业人员开展布病防治知识宣传与行为干预,改变其不良生产生活方式,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指导开展规范防治。通过联合监测筛查行动,提升了全县人畜共患病监测和防控水平,降低了疫病传播风险。
有序免疫消毒,降低疫情风险。根据《动物防疫法》和农村农业部有关文件规定,县畜牧中心优化布病免疫计划,指导养殖场开展程序化免疫,对养殖专业户、散养户开展集中免疫。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小分队,逐村逐场逐群推进,严格操作流程和个人防护,规范后续消毒处置,确保“真苗、真打、真有效”。今年以来,共免疫牛1.28万头、羊13.56万只;采购消毒剂15吨,对疫情高风险点开展“大清洗、大消毒”行动,消毒面积200万平方米,有效降低了布病传播风险。养殖户对布病防疫的认识普遍提升,深有感触地说:“羊群见羔多了,养羊效益明显提高了。”
加强检疫监管,控制疫病传播。根据《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县畜牧中心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牛羊检疫监管工作的通知》,切实规范动物检疫工作。一是真查严排,准确掌握辖区内牛羊养殖情况;二是全面推行牛羊养殖网格化管理,建立巡查档案,责任到人,随时关注牛羊动态和疫病发生情况;三是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六一律”、屠宰检疫“五不得”要求,加强检疫人员和养殖、屠宰企业管理;四是加强联合执法,建立联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扎实推进牛羊检疫工作。截至7月10日,牛产地检疫0.76万头、羊检疫7.5万只。五是依托“山东省智慧畜牧大数据平台”对全县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外省调入落地情况实施监管,随时掌握工作动态,做到以检促防,有效控制牛羊疫病发生,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强化宣传培训,增强防控意识。县畜牧中心依托乡镇兽医站、村级防疫员,利用微信群、宣传画、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上半年,在社区、乡村张贴人畜共患病防治知识宣传画1500余张、发放明白纸20000余份,建立防控交流群57个。根据人畜间疫情动态,结合“三农”主题教育活动,采取走村入户指导、现场教学、开设培训班等形式,培训养殖场户、畜产品加工、基层兽医等从业人员320余人。通过宣传培训,提高了重点人群对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知晓率,增强了主动防护意识,提升了“早发现、早报告、快反应、严处置”的综合防控能力。(曹德祥 赵庆梅 孙召艳)